如今APP開發市場的發展十分昌盛,有越來越多的APP產品橫空出世,但是并非所有APP產品都是讓消費者喜愛的,有些則會畫蛇貼足、有些則過于中二。今天
合肥APP開發公司小編便來和消費者說說!
站在用戶的角度去設計APP產品
功能多而雜的APP產品,這種產品有個共性就是功能強大,分類精細,拿到手,一般人學不會,要仔細研究一番,因為功能太多,各種分類,各種標簽,而且版本會定期更新,定期推出新功能。
代表作品新浪微博,之前一直使用微博的3.15版本,顯得簡潔清爽。后來微博再出新版,很少更新過,不過今天手賤就更新了下,手賤的原因主要是老版本速度太慢了,性能太差,所以想更新個新版的希望速度快點。誰知道一更新,發現了好多的新功能,單獨發布微博做成了一個“+”菜單,放在了屏幕最下面的中間,點擊后,出來一堆分類,有文字,有圖片,有拍攝,有簽到,有點評,還有個更多。“更多”里面還有6個子項,一個發布按鈕分類出12個子項,發微博是個基礎的需求,而且是核心需求,文字是最基礎的,其他更多需求都是二類需求和三類需求,比如發圖,沒有主次分明,畫蛇添足,這樣的產品只會更讓用戶討厭。而且很明顯抄襲微信,微博是博客型產品的延伸,卻非要學微信IM型產品,使用起來非常的別扭。
第二種是讓用戶解決問題的產品,這種產品一個最大的表現是讓用戶解決問題。用戶遇到問題了,一般會問用戶你使用的機型、時間、使用截圖、還有系統版本,用戶遇到的問題,錯誤提示等等,問一長串的專業問題,把用戶當專家了,產品出個問題,產品經理都不知道,不是自己運營的失敗么。好的運營和產品會主動收集網絡用戶的各種問題和產品的各種問題,主動解決App產品的問題。
還有就是用戶問問題,讓用戶看說明書和FAQ的。用個你的產品,還要看說明書,有的說明書長達幾十項,找個問題要找半天,有時候找不到還要用搜索功能,結果很多自己開發的站內搜索很差,半天根本搜索不到任何東西。說明書是最反人類的產品設計,如果一個產品需要用戶配合說明書才能完成,那么它就是一款失敗的產品,對于小白型用戶,需求不強的,他們會很快卸載。
還有一種產品設計,是干嘛的,純粹是套取用戶信息的。在用戶注冊的時候N多個選擇項,要填郵箱、手機、地區等等各種選擇項,很多還是必填項目,就差把銀行賬戶和密碼給填上了 。很多時候,用戶使用一款產品可能是因為口碑介紹或者看到了某個廣告,來體驗下,結果,在注冊頁面讓用戶填寫五條以上的信息,用戶很可能覺得厭煩而放棄使用。
代表作品就是之前的京東紅包,只從微信紅包火了之后,很多App效仿微信紅包,微信紅包的目的是給大家發紅包,然而很多其他的紅包活動就是騙取資料和增加用戶消費的目的。為什么這么說,就是送給用戶20元紅包,用戶必須買指定的商品,這個明顯是個陷阱,提高價格賺用戶100元,再送用戶20元的紅包,如此下去還是賺錢的,這種陰險的活動類型的產品設計建議產品經理們不要做了。現在網絡信息這么發達,很輕松就知道你的價格,使用比價網站一比就知道了。曾經看到過京東、拍拍經常做這樣的虛假活動,后來用比價網站查詢之后,發現不是真正的降價。這樣的產品設計不是為了用戶,不是互聯網思維,明顯是KPI的壓力非常大,而出的活動設計,而不是為了用戶,不是為了產品設計。
其實,真正的產品設計更多角度是站在用戶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讓用戶來主宰產品,但是現實中往往是很多產品經理站在自身的角度或者老板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對產品干預嚴重的方式到最后的路都走不長,當真正的專注用戶角度考慮問題的時候,才會做出一款優秀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