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有一件具備顛覆性產品問世時都會遭遇質疑,微信小程序亦是如此。剛頒布小程序時,不少消費者都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是一波爆發性的紅利,便開始研發上線,可是經營一段時間后發現數據寥寥無幾,便對小程序失去了信心,從開發角度上來看,微信小程序和原生APP之間究竟哪里不一樣?下面看看
合肥APP開發公司小編是怎么說的吧!
跳出固有的原生App開發思維,重新思考小程序的定位
小程序真的是介于公眾號和App之間的雞肋嗎?其實并不是小程序用處不大,而是太多人沒有找準自己的小程序定位。
隨便打開我們手機上的一些常用App,我們都可以觀察到如今App的一些主流設計理念:搶眼的首屏歡迎頁,至少三個按鈕以上的底部導航欄,多層級的欄目分類,隱含各種熱門關鍵詞的搜索框,有些甚至還搭建了復雜的用戶管理中心和社交功能……一個完整的App,必定是將盡可能多的功能糅合在一起,聚合成一個解決大多數用戶主流需求的服務平臺。
可是如果將這樣的產品理念帶到微信小程序的開發中,就出現很多問題了。小程序本來就是內置于微信這個App上的應用,如果一個小程序還附帶好幾個功能,那對用戶來說反而會變成一個過重的累贅。
微信小程序應該聚焦某個功能點,成為隨時解決用戶單一需求的工具
微信小程序的定位真是如此嗎?我們不妨從微信官方的一個小細節加以佐證:在微信小程序的注冊界面中,我們可以發現,企業業務資料說明里有一句提示,即每個組織可認證50個賬號。看到這句話,也許很多人會有疑惑,一家企業真的需要注冊這么多小程序?這個數量看似很讓人不解,其實恰好體現了微信對小程序的定位。
一家中小型互聯網企業,一般情況下只需要開發和運營一個原生App。因為一個原生App不僅可以展示豐富的內容,還可以集各方面的功能于一身。所以,一個原生App,就能將一家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完整地展現出來。
而如果開發一個微信小程序,就不需要太多的功能和內容。企業應該將自身的產品服務拆分成一個個單獨的功能,而每個小程序分別對應不同的功能。只有這樣,用戶才能在某個特定的場景,不受其他無關信息的干擾,快速找到解決某個需求的小程序。
很明顯,微信希望每個小程序具有一定聯系的情況下,可以保持相對獨立。只有這樣,微信小程序才能做到“用完即走”。所以,微信小程序應該是一個聚焦某個功能的工具,而不是一個繁雜散亂的平臺。用戶需要小程序可以即刻解決自己的單一需求,而不是在它上面消耗過多的時間。
開發一款好用的小程序,應該遵循三個原則
從微信官方的開發文檔中,我們可以看到,小程序的開發框架提供了自己的視圖層描述語言 WXML 和 WXSS,以及基于Java 的邏輯層框架,并在視圖層與邏輯層間提供了數據傳輸和事件系統,可以讓開發者可以方便的聚焦于數據與邏輯上。
此外,小程序開發框架不僅提供了一套自帶微信風格的樣式以及特殊邏輯的基礎組件,還提供了豐富的微信原生 API,可以讓開發者調起獲取用戶信息,本地存儲,支付功能等微信提供的能力。
這都說明,小程序的本質從一開始就是與原生App不一樣的。它的組件和接口能力,都與微信本身緊密相關。因此,一個小程序不需要自己建立過于復雜的使用環境,只要充分利用微信這個生態就可以了。